哥林柱是安裝在機械或建筑物上起牽引作用的桿形構件,原理就是起平衡模板滑動、承受鎖模帶來的張力。是注塑機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鎖模機構中,哥林柱的性能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剛性和穩定性,提高其哥林柱結構特性,才能有效提高系統的剛性和穩定性。東莞天成機械有限公司注重產品的質量,嚴格要求自己在之身立式注塑機,圓盤注塑機上采用高質量的哥林柱。 該產品之設計目的,能其承受巨大的鎖模力,使注塑產品或壓鑄產品免于產生飛邊,確保模具可靠的閉合 哥林柱之設計:在設計鎖模柱架及哥林柱之前,一般在規格表參數或總體方案中都會規定哥林柱的直徑,所以只需校核其強度、疲勞強度及螺紋強度即可。 1. 強度條件: 式中: --------合模力(N) --------哥林柱直徑(cm) Z-----------哥林柱根數 ---------使用拉伸應力,N/ ,取7500~9000N/ 2. 疲勞強度條件: 式中: --------材料拉伸強度持久限(N/ ) --------材料屈服限(N/ ) ------由合模力產生的拉應力(N/ ) --------由開模力產生的壓應力(N/ ) ---------超負荷時的{zd0}拉應力(N/ ) n--------強度安全系數 n=1.5~1.8 --------應力集中系數 =1.8~2.0 ---------比例因素系數,哥林柱直徑在100mm以內取1~1.1,大于100mm時取1.25。 3. 螺紋強度校核: i. 擠壓應力: ii. 剪切應力: iii. 彎曲應力: 式中: --------受力{zd0}的{dy}圈螺紋上的負荷,按14%鎖模力計算 ---------螺紋牙形系數,梯形螺紋 =0.63~0.68 S----------梯形螺紋螺距 哥林柱使用環境:運作周期短,尤其是注塑機,啤制產品快則10秒/次,長時間承受鎖模力,周而復始拉伸作用 哥林柱斷裂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幾點:疲勞破壞,溫度應變,瞬時沖擊應力導致的破壞導致拉斷,過載拉斷,復合應變所導致的拉斷。 1、疲勞破壞 注塑機的工作過程是交變應力的過程,故任何引致應力集中的因素都可能導致疲勞破壞。如:1)軸竟徑變化較大的臺階處。2)過渡處缺少圓角、退刀槽等。3)表面傷痕或者加工螺紋不小心破壞光軸表面。4)螺紋表面粗糙度太大。5)螺紋長時間受壓,由于表面強度不夠而導致表面擠壓損壞(調模螺母處)。6)螺紋表面熱處理不當造成應力集中。7)材料缺陷。 2溫度應變導致拉斷 如果四根拉桿長短不一,那么較長拉桿由于急劇的溫度高或降低所引起的熱應力,受到另三支桿的約束,處于靜不定狀態,將導致該拉桿斷裂。 3瞬時沖擊應力導致的破壞 由于肘桿式在開模之前鎖模力才能釋放,故1)開模時的瞬時沖擊造成機器振動并導致拉桿及其它零件損壞。2)由于整個合模部件(包括模具)長時間保持在應力狀態下,會導致零件過早疲勞失效。 4、復合應變所導致的拉斷 如果模具不平,連桿(鉸邊)的長度、軸承座的高度及拉桿的長度等零件的綜合誤差太大,當連桿伸直時,兩邊受力不均。那么1)造成后模板擺動,拉桿受彎,拉桿在彎曲應力及拉伸應力的作用下,拉桿容易拉斷。2)造成產品飛邊,一般缺少經驗的操作者會進一步加大鎖模力,從而造成拉桿過載拉斷及模具過載變形 5由于肘桿式靠四根拉桿變形獲得鎖模力,假如四根拉桿長度分歧,則其變形就紛歧樣,如四根中一根較短,則較短的拉桿可能會蒙受哥林柱斷裂的原因及解決措施簡介大大跨越其自己應蒙受的1/4鎖模力,從而導致拉斷。 既然在生產中存在這么多的不利因素,那我們談下解決辦法 1、在設計上,要避免軸徑急劇變化,在臺階或退刀槽處,盡量用大的圓角過渡,選擇綜合性能較好材料,特處理既要解決螺紋表面硬度(要耐磨)又要設法減少表面應力集中,要提高表面光潔度,盡量減少應力破壞。 2在產品產生飛邊時要分析其原因,不要片面提高鎖模力,如發現模具不平應磨平,如連桿長度不均應校正,包括墊銅片,紙片等,或者校正調模螺母。 3、要保證加工精度,特別是連桿的長度,軸承座的高度,十字頭的精度,軸承座在模板的定位精度等。 4、要特別注意在裝配時或在拆動調模螺母后,一定要將四支拉桿的長度校好,其調模螺母與后模板的間距也要調整好